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官手记
让烦“薪”事变成安“薪”事

发布日期:2025-02-26 信息来源:人民法院字号:[ ]


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民生,一笔笔劳务工资承载着一个家庭生活的保障和希望。近日,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远赴千里之外的海南三亚,为两名打工者成功执行回3万多元劳务报酬,让劳动者的烦事变成安事。

2022年,高某和曹某在兰溪某工地上辛苦工作一年,临近年关却因承包人勾某的工程亏损,导致剩余的3.7万多元报酬迟迟无法结算。后续案件虽然经过调解,也并未解决,案件最终进入执行阶段。

执行中,执行法官马超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勾某财产情况,仅发现几百元存款。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也石沉大海。通过与两名申请执行人沟通,获悉勾某是黑龙江人,在工程完毕后已许久未在兰溪露面,不知所踪。马超立即对被执行人进行全省布控,但经过数月仍未发现勾某的任何行踪线索。通过电话及短信方式联系,均被拒接,到后期更是停机失联。种种迹象仿佛要将案件推向执行不能。

马超和同事郑腾并未因此放缓执行的脚步,通过不断进行信息摸排,获悉了勾某藏匿至三亚市吉阳区的线索。依托申请执行人在三亚本地人熟地熟的优势,很快确定了勾某的具体住所。远赴千里之外的三亚执行,考虑到仅简单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无法推动案件实质化解,马超二人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锁定被执行人的行踪,另一方面寻找其在当地能够处置的其他财产。与申请执行人沟通中得知被执行人目前在三亚从事房屋装潢业务,有部分机器设备及装潢木料,如果将该部分财产进行处置就可以将欠款履行完毕。掌握了这条财产线索后马超二人非常兴奋,执行不能的案件又有了转机。

抵达三亚后,两人马不停蹄地前往被执行人住所,经过4个小时的蹲守却一无所获。第一天的不顺并没有影响两人。第二天早上6时许,马超二人协同当地法院再次前往,终于找到勾某并对其住所处的机器设备及木料进行查封,同时将其传唤至当地法院处理该案。

起初勾某态度恶劣,仍以各种理由推诿、狡辩,拒不履行。面对这种情况,马超决定巧用执行技巧,一方面积极劝导被执行人勾某依法担责主动履行,另一方面通过完成执行拘留前的人像、声音采集及拘留体检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给被执行人以心理上的压力。最终勾某凑足了欠款,至此该案执行完毕。

回忆起此次的路历程,马超也是感慨良多:刚开始我们也有所迟疑,不足4万元的欠薪是否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其间更是一波三折,但最终实现了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是值得的。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522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