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法官之歌》诞生记
“北山巍巍,婺水苍茫,金华法官豪情激荡……”,当这首《金华法官之歌》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由中院的法官们首先唱响时,我的心情也随着这激扬的旋律激荡不已。创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总是相伴随的,个中甘苦滋味实难与外人道。就在这首歌曲由中院正式发表后,《法官视野》编辑部要求我写一篇文章,谈谈这首歌曲的创作经过。这不禁又将我的思绪拉回到数月前,因为创作这首歌曲的缘由实是由一个意外的电话而引起。
四月下旬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政治处许凤同志打来的电话,她告诉我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重新征集《人民法官之歌》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组织人员,积极参与到歌曲的创作活动中去,时间限定到5月10号以前。得知这一消息,确实给我心里带来不大不小的冲击,这意味着由我创作的《人民法官之歌》将完成使命而走入历史的记忆,我心中当时不禁升起一种困惑和惆怅的情绪。对许凤要我重新再写一首的要求,我当即表示拒绝不愿再动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创作时间太紧,只有半月不到的一点时间,恐难以完成,再者创作同一题材的作品,思维已很难跳出原有的窠臼,弄得不好,写出来的东西则味同嚼蜡。但禁不住许凤的再三劝说,我勉强答应先试试看,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心里也是没个底。眼看留给我的时间已不多了,我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创造中去。那些日子里我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原来的法官之歌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终将新的法官之歌歌词完成。与原来的歌词相比,我觉得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更加能体现新时代法官的精神风貌。当作品交到许凤手上时,我不禁长长地舒了口气,总算不辱使命。至于作品是否入选已不是我的目的,我在乎的是参与的过程。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中院宣教处周楚臣同志的电话接踵而至。小周在电话中也要求我再写一首《金华法官之歌》。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怎么最高院和中院都要写同一类型的歌,会不会听错了?经小周详细介绍,我才知道中院早在2月份已向各基层法院发出通知,决定在两级法院之间开展《金华法官之歌》征集活动,以彰显金华两级法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对外形象。可是直至他给我打电话为止,尚未收到一件作品。作为该项活动的组织部门,他们确实感到有点急了。刚好他们看到许凤报上去我写的法官之歌歌词后,认为还不错,所以才想到要我来写《金华法官之歌》。对小周提出的要求,我当时头都大了。除了我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外,同时我还认为有了《人民法官之歌》再创作《金华法官之歌》,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两者所要表达和展现的精神内涵其实都是一样的。当我婉转地将我的想法向小周提出时,小周则认为虽然两者内涵一致,但可以用不同的表现风格来展现金华法官的特色精神风貌,为此希望我不要推辞而接下此任务。话已至此,烫手的山芋终于落到了我手上。在随后的时间里,从何写起,我简直毫无头绪,真有老虎咬天无从下口之感。那些日子里时间过得飞快,一天过去了,一个星期也过去了,十几天的时间也转瞬即逝,可铺开的稿纸上还是不着一字,脑子一片空白。我觉得既然是金华法官之歌,总要显示出金华法官所处的地域特色和精神风貌吧。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但从何起头呢,苦苦的思索中有一种想写却又写不出的莫名痛苦。最令人苦恼的是我的思维常常在原有的法官之歌基础上打转而找不到突破口。我也曾试着回顾这么些年来我们金华两级法院及法官队伍的建设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审判工作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已非昔日可比。就拿我们金华中院来说,其业务素质和水准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叫得响的优秀集体。而我们金华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也是突飞猛进,尤其浙中的区域经济令世人所瞩目。在取得这些巨大成就里面,无不同样灌注着我们所有金华法官的辛勤和汗水。而我联想到的这一切,又怎样以歌曲形式来展示呢?不知是哪位诗人曾经这样感叹到:“诗者,情之所至也,在心为情,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当这种情愫在我心里极欲喷发而又喷发不出时,我真有种仰天长啸的冲动。一天清晨我站在自家楼头,凌空四顾,当我朝向东方金华山时,刚好一轮朝阳从山巅喷勃而出,景像是那么的壮美。在朝晖的照耀下,城市变得金灿灿的,显得那么的富有朝气和活力。丝丝的晨风轻拂着我的脸庞,我凝视着冉冉生起的红日,凝视着日光映照下更显巍峨的金华北山,一瞬间一道灵光直贯醍醐,一股豪气直冲心底:“沐着晨风,迎着朝阳,金华法官豪情激荡…”,这一串词语很流畅在我脑子里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不敢懈怠这稍纵即逝的灵感,我赶紧转入书房,拿起纸笔,很快的时间里,较为完整的歌词架构已在纸上形成。看着写好的歌词,真使我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无限感慨了。随后几经增删和修改,《金华法官之歌》歌词初稿终于完成。当我将歌词写好的消息电话告诉中院小周后,第二天中院政治部楼主任和宣教处吴处长等一行人就来到我们院里。楼主任等人看过我的歌词后认为基本达到了中院提出的要求。但楼主任又提出最好由我自己为歌词谱曲,并抓紧在6月20号左右交到中院。楼主任同时还告诉“七一”前夕,中院将举行新任法官就职宣誓仪式,仪式上中院全体法官将演唱这首《金华法官之歌》,如果时间晚了的话,大家无法预先练习演唱。看到领导如此重视,我已松弛下来的神经又重新绷紧。因我缺乏乐理知识,谱曲对我来说存在极大的难度。好在我有过《人民法官之歌》的创作经验,对楼主任提出的要求也贸然应承下来。看着自己写下的歌词,一种激扬的旋律就不断地在我心里涌动,在我哼唱中整首歌曲的旋律逐渐形成。当谱完最后一个音符后,一首完整的《金华法官之歌》终于从我手里诞生。6月20日我如期将作品送到中院定审。徐院长和相关领导以及请来的艺校专业老师等人一并到场。开始我还仅以为就是我一个人的作品由领导和专家来进行检验,孰料中院作了两手准备,请来的老师也应中院之邀准备了她自己创作的歌曲,其实就是对我俩人的作品进行当场择评。知道这一情况后,要说心里不紧张那是假的。对方不愧是专业老师,她创作的歌曲其旋律舒缓优美,由她自己清亮的嗓音唱出来,确实悦耳动听。而当我的歌曲也试唱后,两者之间风格上形成强烈的反差。我的曲调没有对方抒情但却充满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在歌词内容的比较上,两者差别更大,她创作的立足点是作为局外人来歌颂法官的。当我听她唱到:“你的胸怀像海洋宽广无边,你的品格如雪山上的雪莲圣洁庄严,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是你用法锤撑起一片蓝天…”,听到这里我反而对自己胜出信心满满。果不出所料,两首歌曲试听后,大家一致认为她写的内容不适合作为金华法官之歌,决定选用我的作品。
就这样,《金华法官之歌》通过金华中院主办的《审判与研究》刊物,展现在所有金华法官和面前。但这支歌的创作成果不属于我一个人,应属于集体创作的结果。因为中院在决定选用我的作品后,又组织大家对歌词进行了精心修改和整理,从而使歌曲更加完美。作为一名已退下来的老法官,我真诚的希望这支歌曲能成为全体金华法官们共同发出的心声。
最后以一阙《蝶恋花》作为本文的结尾,词曰:“投身法界意如何?公正铸魂正气盈川岳。情似婺水泽四野,性如北峰挺且峨。国徽辉映披肝胆,天平昭示正义奏凯歌。法官高歌歌一曲,浩风为我从天落。”
附录:《金华法官之歌》未经中院修改整理前原稿
沐着晨风
迎着朝阳
金华法官豪情激荡
脚踏着浙中大地
头顶那八婺星光
青春热血忠于祖国
护卫法律尊严法治弘扬
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
书写司法为民的篇章
北山巍巍
婺水泱泱
金华法官蓬勃向上
胸有那浩然正气
心怀那崇高理想
清正廉洁忠于法律
国徽下的誓言庄严铿锵
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
维护社会的和谐安详
千古雄州
锦绣之邦
金华法官胸怀宽广
继往开来展宏图
与时俱进路更畅
改革的浪潮连天湧
风雨中的巨浪法来护航
江山如画我们再添秀
伟大的事业灿烂辉煌
(退休干部 许德林)